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中医知识科普】急救和预防你有必要知道

 二维码 27
发表时间:2016-05-28 15:33

我国每分钟3人心脏猝死

据统计,我国每年心脏猝死的总人数高达50多万,平均每分钟就有3人因心脏原因在发病1小时内死亡,而抢救成功率却不到1%。


猝死越来越容易出现在年轻人身上

其实,猝死的发病征兆并不多,特别是有特异性和有价值的征兆。也正因如此,猝死易出现在年轻人身上。年轻人大多认为自己身体素质好,不太在意健康状况,有点儿难受的感觉,通常不会立即就医,而一旦出现恶性病因,往往猝不及防。

过劳死大多经常熬夜

疲劳过度易引发慢性疲劳综合征,人体表现为身体代谢失调、神经系统调节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严重者甚至可能猝死。


俗话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我们只有了解了猝死前的征兆,我们才能做好万全的准备。




1.疼痛

相比较而言,疼痛反应是猝死的发病征兆中,最易被我们抓住和感知的信号。当感到胸部出现剧烈、紧缩、压榨性的疼痛,且感到透不过气时,就要提高警惕。


2.潜在病因

除了疼痛,还要警惕可能导致猝死的潜在病因。比如,是否有易形成血栓的病史。例如一位骨折病人,他曾在一段时期内被限制运动,那么他就容易发生静脉血栓,而静脉血栓一旦掉下来,则可能发生肺梗死。

3.憋气、口唇发紫

如果工作性质是久坐或长期站立,血液循环不好,当病情发作时,除了疼痛外,若还有憋气、明显的紫绀、口唇发紫、血氧下降等,就要高度怀疑可能是肺栓塞。


4.重度的血压升高

对于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病征兆是剧烈疼痛,而且在疼痛的同时会伴有重度的血压升高。


5.胸痛

大家都知道,心绞痛和心梗都是包括在冠心病里面的,冠心病的猝死率最高。典型的冠心病表现是胸痛,一般发生在胸骨后方,整个边界不是很明确,它的面积会适当大一点儿(跟手掌面积差不多),或者说不清到底哪疼,主要是闷痛的感觉。心绞痛服药后,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症状就会缓解。而针扎的刺痛或者是“按着疼”的感觉往往跟心脏关系不大。





“定期体检 尽早查出“心病”

  如何及时发现心猝死的征兆呢?程医生说,人们应当养成每年定期体检的良好习惯,尤其是工作压力大、烟酒过度的中青年男性。家族里有心猝死先例的人,也要注意定期到医院体检。体检时,心电图检查结果也许没问题,但是如果发现高血糖、高血脂等情况也要警惕。专家说,只要在体检时发现了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现象,应当立即戒掉烟、酒,并及时配合医生治疗,科学饮食和运动。

  患心脏病后心猝死的几率远高于常人。所以心脏病患者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把血压、血脂控制在正常水平,保持合理体重。若出现心慌、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及时到医院检查。


倒地4分钟是急救的黄金时间




如何预防猝死?


虽然猝死可怕,但是并非猝不可防。及时调整不健康不规律的生活方式,积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可避免猝死。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好熬夜,避免过度疲劳。


2、戒烟限酒。大量饮酒和大量抽烟都是猝死的重要诱因,因此对于没有任何基础疾病的人来说,戒烟限酒是最好的预防手段。

3、定期到医院检查,不舒服及时就医。


4、注意心理健康,保持良好的社会关系,处理好家庭、人际关系!对于毫无症状的猝死者来说,往往伴随很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应该尽量让自己保持平和的心态,学会自我调节和放松。


5、坚持锻炼,适量运动,每天运动半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以中等强度运动为主!高血脂患者不宜高强度运动,最好低中强度运动,例如:步行、快走、慢跑等。








誠敬堂公益中醫診所長期佈施醫藥 分文不取 唯願我華夏同胞身安體健

  無中醫即無我中華民族,中醫瑰寶,救死扶傷,兆民萬世所賴,厥功至偉。其法自然,循人身本理,平衡陰陽,通阻化瘀,順道行藥,絕妙殊勝。時值今日,國之瑰寶無人繼承,無人弘揚,實乃國之悲嘁;且今之世人被病痛折磨,無錢醫治、用藥者只能苦苦度日,實乃民之痛心。


  噫嘻!為醫者,當心懷天下,此情此景,實不為我等願見。遂誠敬堂於此發心:願秉承大醫精誠之心念,為傳承中醫文化,開展公益中醫治療服務,佈施醫藥,為病患排除病苦,不收取任何費用。為病患排除病苦。不收取任何費用。

  我們也於此呼籲,值此“國”“民”於水深火熱之際,我們由衷期望有識之士能同共發心,伸以援手,為天下父母身安體健而行醫,為國之瑰寶——中醫的復興貢獻您的一份力量。



  現就門診所需義務工作崗位簡介

一、中醫執業醫師

具有《執業醫師證》的中醫執業醫師,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醫療執業水準。發大慈悲心、大願心,願為大眾解除身心病苦。

二、藥劑師

醫藥學專業者或從事醫藥工作者,有一定的工作能力與經驗,發心並熱愛以救助病苦,普濟群生為事業。


三、護法義工

凡有奉獻精神,熱愛中醫,能依教奉行,老實、聽話、真干,年齡18-35周歲,發心長期護持(一年以上)的社會各界人士。(有傳統文化學習基礎者優先)


注:所有報名者均請將個人簡歷發至如下電子郵箱:2585938065@qq.com 簡歷未附照片,未留聯繫電話者恕不予以考慮。

以郵箱報名為準,不接受電話報名。

如有疑問,可聯系電話:010-64187591

(除此郵箱、此電話之外,均屬無效)


注:所有報名者均請將個人簡歷發至如下電子郵箱:2585938065@qq.com 簡歷未附照片,未留聯繫電話者恕不予以考慮。

聯繫電話:010-64187591(除此郵箱、此電話之外,均屬無效)









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