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中国养生文化的形成

 二维码 284
发表时间:2018-04-15 15:17

  秦汉至隋唐的千余年间,堪称中国养生文化繁荣的鼎盛期。西汉初年开始,由于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大多热衷于追求长生不老之术,从而在客观上促进了养生文化的兴盛。

  在西汉产生的众多养生诸作中,最令世人瞩目的要算《黄帝内经》。该书汇集了先秦时期的各种养生观点、并且首次专门从医学角度探讨了养生问题。


  《黄帝内经》涉及的养生原则主要有两条:一是调摄精神与形体,努力提高机体防病抗衰能力;二是适应外界环境,避免外邪侵袭。对此,《上古天真论》作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即“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此外,《黄帝内经》还记载了许多具体的养生术,如《异法方宜论》中介绍的导引、按足乔等等,都具有实用养生价值。以上种种理论和实践均在中国养生文化史上产生过极大影响。后世的各种养生著作,多数是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发展、完善起来的。

  东汉以后,在《黄帝内经》的引导和带动下,中医养生学日趋繁荣。这一时期很多著名的医学家都长于养生,其中又以张仲景和华佗为影响之最。

  张仲景在《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提出了若干具体养生原则,即“不令邪气干忤经络”、“导引、吐纳”、“房室勿令竭之,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以及“饮食禁忌”等等。

  华佗认为运动是却病延年的重要途径,为此极力主张通过劳动运动来养生。华佗还根据古代导引法,创立“五禽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尤为可贵的是,华佗还身体力行,长年坚持“五禽戏”锻炼,以至“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

  魏晋南北朝的三百余年间,中国社会进入一个战争频繁、政权更迭的动乱时期。战乱和灾祸接踵而至的现实生活极大地损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使得当时人体的寿命十分短暂。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当时的士大夫阶层出于一种生命本能的需要,往往沉醉于养生之道。在道德修养方面,这些人迷恋于老、庄之学,主张清静无为,顺应自然;在具体的养生实践上,则由重视导引吐纳转向炼丹服食,进而形成了一系列颇具道教色彩的养生方法。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养生文化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葛洪和陶弘景。

  葛洪,字雅川,自号抱朴子,他的养生文化思想集中体现在《抱朴子・内篇》中,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主张恬愉淡泊,涤除各种嗜欲;

  提倡宝精行气,创立胎息功法;

  强调房事养生,“得其节宣之和”。

  提出“养生以不伤为本”,主张人的言行举止,存思计虑都不应超出正常的生理限度。


  陶弘景,字通明,南京人,齐梁时期著名的道教理论家兼养生家。陶弘景一生著述宏富,仅养生方面的专著就有若干种,如《养性延命录》、《导引养生图》、《养生经》等等。现存的养生著作主要有《养性处命录》,书中涉及到多方面的养生内容,它们是:

  认为形神相依,主张清心寡欲以养神,导引运动以养形;

  认为人的寿命长短固然与先天因素有关,但后天的调养更为重要;

  提倡过用病生,主张节用以减少不必要的消耗。

  隋唐二代,养生文化进一步沿着秦汉魏晋以来形成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方向发展,产生了孙思邈和司马承祯等重要养生学家。

  孙思邈的养生思想主要收在《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书中。孙思邈既主张静养,又强调运动;既强调食疗,又主张药补;既强调节欲,又反对绝欲。不但涉及到衣、食、住、行与养生的关系,而且专门探讨了老年保健问题。这些都对后世中国养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司马承祯的两部重要著作《天隐子养生书》和《坐忘论》,都大抵本于老、庄,阐述了收视反听、遗形复照的内修养生理论和方法。在具体的养生方法上,司马承祯还创立了各种服气法、导引法,详见其《服气精义论》和《导引论》二书。较之于其他的道教养生方法,司马承祯创立的上述方法的最大特色就在于能够运用中医理论探讨服气、导引的作用机制。

  除了上述重要的养生理论和养生人物之外,汉唐时期还有一中重要的养生问题必须提到着重阐述,这就是道教气功的发展情况。此外,气功不但开始被道教吸收,而且逐渐形成了最能体现道家养生特色的“存思”和“内丹”两大流派。

  存思派

  存思,又名存想,它是一种专以调神为基本练功手段的气功功法。在道教早期的经典《太平经》中,存思法就得到了较为详细的记载。至晋代,则出现了专以存思法作为修炼内容的上清派道教。隋唐以后,道教存思派气功进一步得到发展,仅宋代张君房所辑《云笈七签》收录的《老君存思图》所述存思法的具体方法就达18种之多,存思的内容也较前更为丰富。

  伴随着存思派气功的产生和发展,一种具有自我心理保健功能的存思疗法也开始得到普及与提高。东汉时期,存思疗法已初具规模,《太平经》中就有不少这方面的记载。魏晋时期,存思疗法的种类增多,而且论述也更加详细,如《养生要集》中就提到:“行气欲除百病,随病所有念之,头痛念头,足痛念足,使其愈,和气往攻之,从时至时,便自消矣。此养生大要也。”隋唐以后,存思疗法的运用范围更加广泛,《诸病源候论》就是这方面的代表性著作。

  内丹派

  内丹,是道教炼丹术的一种。该法将人体拟作“鼎炉”,把体内的精气当作“药物”,运用“神”去烧炼,从而使精、气 、神凝聚结成“内丹”。内丹派气功奠基于东汉魏伯阳所著的《周易参同契》。但“内丹”这一名称却一直到晋代许逊的《灵剑子》中才始有记载。魏晋时期,道教气功方面出现了一部融合内丹、存思两派基本特点的内修专著,这就是《黄庭外景经》。内丹气功兴盛于隋唐二代,此时相继出现了《群仙会真记》和《日月玄枢论》(已亡佚)之类的内丹气功集大成之作。



誠敬堂公益中醫診所長期佈施醫藥 分文不取 唯願我華夏同胞身安體健

  無中醫即無我中華民族,中醫瑰寶,救死扶傷,兆民萬世所賴,厥功至偉。其法自然,循人身本理,平衡陰陽,通阻化瘀,順道行藥,絕妙殊勝。時值今日,國之瑰寶無人繼承,無人弘揚,實乃國之悲嘁;且今之世人被病痛折磨,無錢醫治、用藥者只能苦苦度日,實乃民之痛心。


  噫嘻!為醫者,當心懷天下,此情此景,實不為我等願見。遂誠敬堂於此發心:願秉承大醫精誠之心念,為傳承中醫文化,開展公益中醫治療服務,佈施醫藥,為病患排除病苦,不收取任何費用。為病患排除病苦。不收取任何費用。

  我們也於此呼籲,值此“國”“民”於水深火熱之際,我們由衷期望有識之士能同共發心,伸以援手,為天下父母身安體健而行醫,為國之瑰寶——中醫的復興貢獻您的一份力量。



  現就門診所需義務工作崗位簡介

一、中醫執業醫師

具有《執業醫師證》的中醫執業醫師,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醫療執業水準。發大慈悲心、大願心,願為大眾解除身心病苦。

二、藥劑師

醫藥學專業者或從事醫藥工作者,有一定的工作能力與經驗,發心並熱愛以救助病苦,普濟群生為事業。


三、護法義工

凡有奉獻精神,熱愛中醫,能依教奉行,老實、聽話、真干,年齡18-35周歲,發心長期護持(一年以上)的社會各界人士。(有傳統文化學習基礎者優先)


注:所有報名者均請將個人簡歷發至如下電子郵箱:2585938065@qq.com 簡歷未附照片,未留聯繫電話者恕不予以考慮。

以郵箱報名為準,不接受電話報名。

如有疑問,可聯系電話:010-64187591

(除此郵箱、此電話之外,均屬無效)


注:所有報名者均請將個人簡歷發至如下電子郵箱:2585938065@qq.com 簡歷未附照片,未留聯繫電話者恕不予以考慮。

聯繫電話:010-64187591(除此郵箱、此電話之外,均屬無效)









会员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